常见问题
1.涂料的质量问题;
2.施工时涂层太厚;
3.施工时环境影响;
4.被涂物表面残留油污、酸、碱、盐等,没有彻底清除干净时涂装底漆,未干透就涂装面漆,造成局部慢干或发粘,有时甚至长久不干;
5.施工时,双组分涂料固化剂添加不够,烘干型涂料烘干不足等;
6.在旧涂层上涂装新涂料时,因旧涂层上附着污染物,影响漆面的正常干燥。
1.涂料的配方和生产上的原因。溶剂的选择和混合比例不当,颜填料的分散不良,在涂料生产中夹带入空气气泡和水汽。
2.贮存温度过低,使树脂的互溶性变差,黏度上升或局部析出,易引起颗粒或针孔。
3.长时间激烈搅拌,在涂料中混入空气,生成无数气泡。
4.施工环境湿度过高,喷涂设备油水分离器失灵,空气未过滤,喷涂时水分随气管带入喷出,引起针孔,甚至水泡。
5.喷涂时压力过高,距离过远,破坏了湿漆膜的溶剂平衡。
6.涂装后溶剂挥发过快,或在较高气温下施工,特别是受高温烘烤,漆膜本身来不及补足空档,形成针孔。
7.被涂物表面处理不当,在有油污的表面上涂装。8.漆膜一次喷涂过厚,溶剂无法及时挥发,被包裹在涂层中,经过一段时间后挥发逸出时形成针孔。
1.涂料生产配方和工艺问题。如树脂含量不足或聚合度不好,颜填料和溶剂量过多,树脂的相容性差,涂料的细度不够等。
2.被涂物处理不当,表面过于粗糙,留有油污、水分、蜡质等。
3.涂料没有充分搅拌,树脂等沉在下部,涂装时上半桶颜料少、树脂多,涂后有光,下半桶颜料多,树脂少,涂后无光。加入的稀释剂过量,冲淡了有光涂料的作用。
4.在寒冷、湿气大的天气施工,使水汽凝结漆面,涂料失光。
5.面漆漆膜过薄,涂装面不平整等引起。
6.底漆或腻子层未干透就喷涂面漆,面漆未干透就抛光,也会造成失光。
7.烤漆选用溶剂不当,尤其采用挥发性快的溶剂,或过早放入烘烤设备中,烘干时温度过高,或烘干换气不充分等,都易造成光泽的下降。
1.油漆粘度过高:粘度过高时,油漆流动性差,容易形成橘皮;
2.稀释剂溶解力差:稀释剂的选择对漆膜的流平效果有重要影响。使用溶解力较弱的稀释剂会导致漆膜形成橘皮。
3.环境温度过高:高温环境下,溶剂挥发过快,油漆来不及流平就已干燥,从而形成橘皮。
4.喷涂压力不当:喷涂压力过低会导致油漆雾化不充分,形成颗粒状橘皮;压力过高则可能使漆面出现皱纹,影响流平效果。
5.底材处理不平整:底材表面粗糙或不平整,会影响漆膜的流平效果,导致橘皮现象。
6.流平时间不足:油漆喷涂后流平时间不足,过早进入烤房会导致漆膜未充分流平,形成橘皮。
7.喷涂距离和速度不当:喷枪与被涂物距离过远或喷涂速度不均匀,会导致漆膜不均匀,形成橘皮。
1.涂料生产时,颜填料研磨不细,未达到规定的细度;在涂料存储过程中,产生凝胶,而未经过滤等处理;涂料结皮经摇动碎裂成碎片后混入涂料中,涂料变质。
2.涂装前,稀释涂料时采用的稀释剂与涂料不匹配。
3.喷枪未清洁,溶剂将喷枪中漆皮咬起形成残渣混入涂料中。
4.喷涂时,喷枪与被涂物面的距离过远,漆雾还没有落在物面上,涂料中的溶剂已经挥发,造成涂料失去了流动性,形成颗粒。
5.当喷涂时,喷枪口径小,压力大,也会造成粗颗粒的喷出。